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孕媽媽的營養攝取很重要喔



1.懷孕初期(第一至三個月):是胎兒細胞的分化期,胎兒所需營養並不是很多,孕婦如果攝取過多的熱量,只會增加自己的體重。這段期間孕婦體重增加以1-3公斤為限。這時最重要的是攝取足夠的綠色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葉酸及維生素B群,並不需  要特別的進補。
2.懷孕中期(第四至六個月):胚胎發展迅速,此期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這時期孕婦胃口會突然變好,孕吐不再出現,有些人體重會迅速增加,應小心控制體重,以增加3-6公斤為限。
3.懷孕後期(第七至九個月):鐵質的攝取相當重要,這時期胎兒成長速度加快,如果沒有好好控制飲食,體重會快速增加。建議此階段體重增加不超過7公斤為宜。


孕婦每星期所進食的魚類不要超過12 oz,因某些魚類含大量水銀。避免進食大條的魚如劍魚、鮫魚、鯊魚。少吃吞拿魚、紅石斑和龍蝦。
懷孕期間飲食攝取的原則以均衡為原則,只要每天均衡適當的飲食,也就足以供給胎兒成長所需的各類營養素。孕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如下:
蛋白質-孕期蛋白質的攝取量要比孕前增加,因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能提供給胎兒生長及腦細胞發育,母體子宮及乳房發育所需,也能幫助母親血液需要的增加量 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皮膚血液器官內分泌腺的主要來源。
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體重不足、容易疲勞、抵抗力減弱。食物來源:肉類、魚類、牛奶、蛋、豆漿、豆腐等黃豆製品或其他豆類。
維生素:存在特定的食物中,若飲食均衡應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劑。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蕃石榴、柑橘類、木瓜。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水果。
葉酸:懷孕初期具造血、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及胎兒畸形的功能。食物來源:肝、腎、瘦肉、深綠色蔬菜、全榖類、柑橘類水果。
鈣質:可以促進胎兒骨骼與非永久性牙齒生長發育,並可預 防孕期的腰酸背痛。如果準媽媽能養成早、晚喝一杯牛奶的習慣,並攝取含鈣質較高的食物,偶爾也要外出散散步,吸收一下溫暖的陽光,可將皮膚內的7-脫氫膽 固醇轉變成活化型之維生素D3,進而幫助鈣質有效吸收。食物來源:牛奶、小魚乾、黃豆製品。
鐵質:可以補足懷孕及分娩的失血     寶寶身體內的鐵量也需要在胎兒期先儲存,因此孕婦必須加強鐵質的攝取,食物來源:蛋黃、肝、肉類。
纖維質及水分:孕婦應攝取適當的纖維質及水分,以防止便秘。纖維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竹筍及梨、蘋果等。
DHA
DHA能夠幫助胎兒的腦部與眼部發育。
DHA是屬於ω-3系列的必須脂肪酸,例如鯖魚、鮭魚、鮪魚、鯡魚、沙丁魚、魚油膠囊以及亞麻仁油等,都可以在人體內合成DHA。孕婦只要每天吃一大塊的魚就可攝取足夠的魚油
關心自己的健康,就是關心孩子的健康! 愛自己也愛寶寶



1 則留言:

  1. 您好;關於除了葉酸,孕婦補充鐵質,可以幫助寶寶智力發展    轉貼以下的文章與您分享!!(文章內容出自鄭醫師的部落格)
    最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及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在尼泊爾研究進行的研究發現:產前補充鐵質和葉酸,對小孩的智力發展和精細動作發展,以及學齡期間的各項能力發展都有明顯的影響。儘管鐵是地球地球上蘊藏最豐富的的礦物質之一,但是在開發中國家的調查發現,鐵質缺乏仍是非常普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開發中國家幾乎每兩名孕婦,就有一個貧血,約四成的學齡兒童也有貧血現象。鐵質缺乏容易導致許多健康方面的問題,例如:貧血、疲倦、指甲彎曲、行為異常、憂鬱症、學習障礙、眩暈症、注意力缺乏、經血過量及腳踝水腫等等。
    一般在婦產科,都會建議懷孕四到九個月的婦女,每天應該補充30毫克的鐵質,有缺鐵性貧血的婦女,產出體重過輕的嬰兒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三倍,紐約市有四名小兒科醫師曾針對504名1-3歲的幼童進行評估,結果發現鐵質缺乏與生命的頭兩年的心智缺陷與心理性肌肉運動缺陷有關。
    一般青春期的少女容易缺鐵,泰半與這個時期攝取的食物來源有關,然而減少攝取,加上經血的流失,鐵質不足普遍易見。曾有一項針對78名輕度缺鐵,但無貧血症的女孩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每天攝取四份鐵質補充劑的女孩,在八週後的記憶力測試表現明顯較優,回憶新單字的能力也比服用安慰劑的女孩要好,因此就算沒有貧血症,補充鐵質,仍能幫助青春期的少女改善認知功能,提升記憶力。
    鐵質的食物來源包含肉類、魚類、禽肉、添加鐵質的全穀類、還有一些蔬菜及水果,例如梅乾、葡萄乾等等。一般門診的鐵劑補充,容易刺激腸胃,吸收效果也較差,自覺日常飲食攝取不足的人,可以考慮較為天然好吸收的營養補充品。
    葉酸補充,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及發展也關係至大,過去我曾撰文討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9362
    (作者鄭醫師為光能診所院長)
    原文出處請按此

    回覆刪除